今天:
首页
集团概况
新闻中心
信息公开
工作动态
产业板块
清廉企业建设
您现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纪检专栏 > 清廉企业建设
232024-08
把基层监督做深做实   基层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基层监督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力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深化基层监督体制机制改革”。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完善基层监督体系,优化基层纪检监察机构设置,统筹用好县乡监督力量,推动加大基层监督办案力度。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探索提升基层监督质效的方法...
212024-08
违背公序良俗行为的处分规定   《条例》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在公共场所、网络空间有不当言行,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相应处分。  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党员的基本义务。党员的党性修养和道德水准对社会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特别是党员在公共场所的言行,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党员以及党组织的评价。...
212024-08
虚开发票套取国有参股公司钱款构成何罪   在一些职务犯罪案件中,有的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靠企吃企”,采取虚开发票的方式套取国有资产,时间跨度大,发生次数频繁,手段较为隐蔽,需准确定性,严肃查处。  有这样一起案例。2002年12月,甲经S市A公司(系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推选担任A公司副总裁。2015年5月,甲经A公司党委推荐担任B公司董事长。B公司系国有参股公司,A公司占股40%,甲个人占股15%。2018年5月甲退休(甲退休后仍继续担...
202024-08
请托人给中间人“活动经费”怎样定性   不少贿赂案件中,在行受贿双方之间存在“中间人”,“中间人”并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但双方关系密切、彼此信任。请托人了解到中间人与国家工作人员的关系后,为了完成谋利事项,找中间人帮忙并给予其一定数量的“活动经费”,中间人再通过国家工作人员职权帮助完成请托事项。此类案件中,贿赂行为由传统的请托人直接对国家工作人员,变为请托人对中间人、中间人再对国家工作人员,由于中间人的存在且其对“活动经费”的占...
202024-08
招投标领域行受贿与串通投标相关问题辨析   【案例简介】  2004年,商人甲与J省C公司共同出资成立D公司,甲占股90%,C公司占股10%,甲担任法定代表人,并实际控制D公司,甲通过D公司对外承接工程项目。  2015年至2021年,为谋求在S市某房地产项目施工总承包工程招投标等方面的利益,甲从D公司套取现金,并以D公司名义多次给予上述项目的开发建设单位B公司(系S市国有企业A公司控股)时任总经理乙(系A公司党委任命)钱款,共计360...
192024-08
低价出售国有公司不动产并收受好处构成何罪   【基本案情】  季某,某省属国有企业A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某,季某同学,私营企业B公司法定代表人。两人之间一直联系紧密,有经济往来。  1999年,A公司为经营酒店,以420万元价格购买了一处不动产。2002年上半年,季某得知该不动产所在街区即将提质改造的消息后,将该消息告知刘某,两人认为该不动产升值空间巨大。刘某遂向季某提出,欲以低价购买该不动产,并许诺达成交易后将送给季某好处费。季某...
192024-08
准确理解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了直接责任者、主要领导责任者、重要领导责任者,并且明确,“本条例所称领导责任者,包括主要领导责任者和重要领导责任者”。其中,直接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者后果起决定性作用的党员或者党员领导干部;主要领导责任者是指在其职责范围内,对主管的工作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对造成的损失或...
192024-08
适用政务处分有关问题探析   实践中,对于相关主体能否给予政务处分、如何给予政务处分、政务处分是否恰当、政务处分如何与处分贯通适用、政务处分具体如何执行等问题值得思考。笔者结合实践,从政务处分主体的适格性、匹配的恰当性、贯通适用的协同性、执行的惩戒性等四个方面进行探析,以供参考。  精准适用政务处分,首先需准确界定政务处分功能定位。《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作为《的重要配套法律,为监察机关依法作出政务处分提供了法律依据。《公职...
132024-08
纪检监察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作出部署,要求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表示,纪检监察机关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要认真落实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的重要要求,高质量做好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推动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
082024-08
清风丨欲正人 先正己   欲正人,先正己。只有自身廉洁,才能表率四方。清代陈炳《杂诗》有云:“端人贵洁己,宁使霜露侵。”大意是说,品德高尚的人,把个人的节操看得最重要,即使身处逆境,也决不动摇。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向孔子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回答说:“政的意思就是端正。您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呢?”在典故“郭琇洗堂”中,郭琇曾“以贪黩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上司余国柱贪婪成性,公然向所属各州县索贿...
022024-08
心不可乱 则利至而必知 害至而必察   “心不可乱,则利至而必知,害至而必察”出自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辙《上皇帝书》。这句话是说,心思端正才能心境平和、头脑清醒,有利之事来临就必然能意识到,有害之事临头也必然能觉察到。  苏辙,字子由,“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他深受父兄影响,尤擅长政论和史论,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心不可乱,则利至而必知,害至而必察”,展现出古...
022024-08
观于明镜 则疵瑕不滞于躯   “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出自王粲《仿连珠》。王粲是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连珠是一种特殊文体,形式短小,多骈偶而用韵,借比喻以见义。这句话是说,经常对照镜子检查自己,那么污垢就不会存留在身上;能听取直率的批评,就可以摆脱错误行为的牵累。  这句古语以生动的比喻,阐释了面对过错的正确态度。“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犯错误不要...
012024-08
营造崇勤尚廉良好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要把干净和担当、勤政和廉政统一起来,勇于挑重担子、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忠诚干净担当的高...
262024-07
基层干部要正确处理好考核工作的“三个关系”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基层干部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聚焦高质量发展,基层干部要运用辩证思维处理好考核工作的“三个关系”,引领和推动考核工作更好发挥“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实现基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  正确处理好“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的关系,突出考核差异化,校准考核“度量衡”。个性中包含着共性,...
252024-07
收受财物后退还请托人,还构成受贿罪吗?   基本案情  韦某,甲市人民检察院公诉科科长。  甲市公安局将A公司业务员罗某涉嫌诈骗国家农机补贴资金案件移送甲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在案件审查起诉期间,A公司经理陈某通过他人将装有4万元人民币的信封送给韦某,并向其提出对罗某作不起诉处理的请求。韦某经过了相关协调,但是因为罗某涉案金额大,所以不能作不起诉处理。于是,罗某将4万元钱退还给陈某。不久后,甲市人民检察院以罗某涉嫌诈骗罪向甲市人民法院提...
<1...4567>到第确定